第五章:社會互動與社會結構

  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表示人與人互相影響的方式,不管是面對面或是透過電話。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指的是將社會組織成可以預期關係的方式。

 

5.1 社會互動與現實

  根據布盧默(Herbert Blumer)的觀點:人際間互動最大的特徵是,人類不只對彼此的行為做出反應,人類是在解釋或定義他人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對他人行為所做出的反應,取決於我們對他人行為含意的解釋。我們的認知、評估和定義決定了現實。

  互動論強調,我們對他人行為涵義的解釋,正取決於我們和他人以及整個社會的互動經驗。

 

  -定義社會現實與對社會實現的再建構

   定義社會實現的能力,反映出該團體在社會中的實力。支配群體與被支配群體的關係裡,最重要的是支配群體或多數群體可以定義一個社會的價值觀。

   托瑪斯(William I. Thomas)發現,人們不只是對個人或情境的客觀特徵做響應,他們響應的對象其實是人或情境對他們所產生的意義。

   社會變遷的涵義,實際上是一種對社會現實再定義以及再建構的過程。被支配全體的成員開始挑戰傳統的定義,並且用新的方式來認識與體驗這個社會現實。

 

  -協商的秩序

   人們可以藉由協商(negotiation,指為了和他人在某些目標上達成一致意見所做的嘗試)社會互動型態的改變來重新塑造社會現實。協商的手段可以包括討價還價、妥協、交易、調解、交換、商量以及勾結等。

   協商的秩序(negotiated order,指社會結構的存在,是來自於人們對社會特徵定義和再定義的社會互動過程)表明社會秩序是透過協商來不斷地建構和改變的。

 

5.2 社會結構的要素

  -身份

身份(status)指的是整組由社會定義的位置。

先賦地位與自致地位

先賦地位(ascribed status)是由社會分派給人的,它並不把各人獨特的天分或特徵考慮進去,一般而言,這種地位的分派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衝突理論對先賦地位感興趣,因為這些地位往往反映出一個人是特權階級還是被支配團體的成員,它還反映了種族、族群、性別以及年齡的社會意義。

一個先賦地位在不同的社會中,不一定會有相同的社會意義。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是經過個人的努力而取得的社會位置。

主要身份

修斯(Everett Hughes)主張,社會在面對個人身份不一致的情況時,有些身份顯得比較重要,有些則顯得比較次要。

主要身份(master status)指的是比其他所有身份都更重要,且對個人整理的社會位置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身份。

我們的社會賦予種族與性別極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能會支配我們的一生;事實上,這些先賦地位通常會影響到我們的自致地位。

-社會角色

什麼是社會角色?

社會角色(social role)指的是社會對擁有某種社會位置或身份的人所持有的期望。每個社會地位都會有一個預期角色伴隨而來。功能論角度來看,角色對社會穩定的貢獻是讓社會成員可以預期他人的行為,而自己則照本身所屬的角色來表現;但也有反功能,因為它也可能限制人們的互動與人際關係。

角色衝突

當同一個人有兩個以上的社會位置,而這些角色的預期互不相容時,就發生了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角色緊張

     角色緊張(role strain)用來描述因為社會上對同一社會位置的不同需求與預期所造成的困境。

角色退出

伊博(Helen Rose Fuchs Ebaugh)提出角色退出(role exit)來描述一個擺脫自我認同中心的角色,並重新建立新角色身份的過程。

角色退出的四個階段:

  1. 懷疑

      對現在的社會位置帶來的身份感到挫折。

  2. 尋找替代角色

      對職業感到厭惡的人會暫時離職一段時間。

    3. 行動或脫離階段

      決定離開工作或婚姻。

    4. 創造一個新的認同

      帶去宿舍的東西是象徵他們現在眼中自己以及希望別人認知的角色。

 

  -團體

   團體(group)是一群擁有類似規範、價值觀以及期望,並且彼此互動的一些人。我們加入某些團體建立友誼、追求目標,並履行我們所的到的社會角色。

   大多數的社會互動都是在團體中發生的,而社會互動的過程,受到團體規範及團體獎懲非常大的影響。許多與社會角色相關的預期,包括伴隨著兄弟、姊妹或是學生而來的角色預期,在團體的範疇裡能夠定義的更清晰。

 

  -社會網絡與科技

   團體不只是用來定義其他社會結構的要素的,比如說角色或身份;團體更是個人與整個社會的媒介。我們每個人同時都是許多團體的成員,而且藉由這些團體,我們得以和不同社交圈的人建立關係,這種關係就是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一系列的社會關係,將一個人直接和他人建立關係,並通過這些人間接和更多的人建立關係)。

   社會網路可能會因為將一個人與他人的互動侷限在特定的團體內,而對人際關係有所限制,但社會網路也可能提供個人更多的資源和管道。

   現今科技的進步,可以透過電子化的方式來建立社會網路,不再需要面對面的接觸來分享信息。

 

 

 

  -社會制度

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是指針對以社會需求為中心的信仰與行為所組織起來的形式,藉由研究社會制度,社會學家才得以深入瞭解社會的結構。

功能論觀點

         一個社會或群體若想要繼續存在就必須完成下列五項功能:

           1. 人員替換

有成員死亡、離開或是傷殘時,該團體或社會都必須有人能接替,這種替換可以是移民、將附近的民族併吞、引進奴隸或是生育。

           2. 教導新進人員

                 團體應鼓勵新進人員學習,並接受其價值觀與習俗。

           3. 生產與分配財貨及服務

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體都必須能夠提供和分配成員所需的財貨與服務。每個社會對財物與各種資源的分配都有一套既定的規則。

           4. 維持秩序

                 維持秩序並保護自己不受他人的攻擊。

           5. 提供並維持生活的目的

                 人們必須要有動機繼續成為某社會的成員,這個社會才有可能去實踐以上四個條件。

衝突論觀點

衝突論認為,主要的社會制度(比如說教育)是為了要保障社會上某些團體的特權,並導致其他人處於弱勢地位。社會制度在本質上就是傾向保守主義。

功能論角度認為社會變遷往往是反功能的,因為它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但衝突論角度來看,假使社會結構是不公平且具有歧視性的,為何要保留其結構穩定?

社會制度是在性別以及種族歧視的環境運作的。一個人被預期要扮演的角色往往反映出整個社會中性別與歧視的事實。

互動論觀點

     社會制度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

         我們的社會行為受限於我們所接受的角色與身份、從屬的團體以及所處的社會制度。

 

5.3 全球觀點下的社會結構

  -涂爾幹的機械團結與有機團結

   社會結構由社會上的勞動分工所決定。

在分工極少的社會,就必須強調團體團結的集體意識存在,這種心理狀態被稱為機械團結(mechanical solidarity),意味著每個人都執行相同或類似的工作。這樣的社會是由團體意志主導。社會互動與協商是基於親密且面對面的社會接觸,因為專業分工不細,所以社會角色不多。

當社會科技進步時,勞動的分工就會深化,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執行。社會互動變得比較不親密。我們開始根據一個人的社會位置而非他們獨特的人類本質與其建立關係,因為社會結構不斷變化,身份和社會角色也持續轉換。分工越細,互相依賴就對團體的存續極為重要。

有機團結(organic solidarity)是指一種社會成員間互相奉獻的集體意識,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就像器官一樣。

 

 

  -騰尼斯的禮俗社群與法理社會

   騰尼斯(Ferdinand Tönnies)認為都市變遷代表社會正由一個互動頻繁的社區型態(禮俗社群)急遽轉型成冷漠的大都市(法理社會)。

   禮俗社群(gemeinschaft)是指典型鄉村生活的社區,人們擁有相似的背景和生活經驗,這些成員若是處在較大的社會團體中,也會互相扶持並保持機械團結。禮俗社群的社會控制是透過諸如道德勸說、閒話及表情手勢等非正式手段來維持。社會變遷很有限,偏見與歧視的現象普遍;過度強調家庭背景這樣的先賦地位,忽略個別天分與成就。

   法理社會(Gesell-schaft)則是現代都市生活的典型。人際關係受到人們各個互動情境中的角色的主導。社會控制依賴更正式的手段,例如法律以及法定的刑罰。社會變遷明顯。

 

-倫斯基的社會文化演化觀點

認為:人類社會是依照社會文化進化的法則進行轉變的。社會文化演化(socio-cultural evolution)就是指人類社會中變遷與發展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起源於文化信息的不斷累積。

前工業化社會

     1. 狩獵採集社會(hunting-and-gathering society)

由許多分散的小團體組成,幾乎找不到專業的勞力分工,親屬關係決定權威與影響力,家庭機制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社會地位的區分主要是依照性別、年齡以及家庭背景等先賦地位所決定的。

         2. 初期農耕社會(horticulture society)

知道播種與收穫,開始製造工具與家庭用品,人遷移較少。

     3. 農耕社會(agrarian society)

依賴人力和動物,社會角色分工較細密。當人類的聚落規模增大且更穩定之後,社會制度就變得比較細緻,而產權的觀念就更加重要。

工業化社會

     工業化社會(industrial society)指的是財貨與勞務都依賴機械化生產的社會。

家庭和社區不再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存在,個人、村莊以及地區間開始交換財貨與勞務,也追求專業知識,開始正規教育,教育也成了有別於家庭的獨立社會制度。

後工業化與後現代社會

貝爾(Daniel Bell)將後工業化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定義為:經濟體系主要是從事於信息的處理與掌控的社會型態。後工業化社會主要的產品是服務而不是製造物品,許多人開始從事教導、生產與傳播新思維的工作。

以功能觀點來看,認為這種從工業化社會到後工業化社會的改變是正面的發展,勞工階層團體漸漸減少,有關國家健康、教育、環境利益的團體則漸漸興起,這些組織與利益團體會實行公開競爭的決策過程,不同團體間的衝突將會消失,社會會更穩定。

衝突論卻對其有所批判:科學家、工程師及經濟學家都與重要的決策和經濟決策有關,哈林頓(Michael Harrington)不認為他們都能在決策方面獨立思考而不受到富人利益的影響。

後現代社會(postmodern society)是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這樣的社會裡充斥著消費品與媒體影像。後現代理論以全球化的觀點關注不同國家跨文化的層面,觀察與描述新興文化與社會互動的模式。

 

 

 

禮俗社群

法理社會

鄉村生活是典型

都市生活是典型

人們的背景與生活經驗類似,造成他們有共同的社區情感

人們的共識不高,相異處多於相似處

社會互動緊密且熟悉

社會互動是任務取向的

有團結向心力

私心支配一切

任務與個人關係無法分割

任務優先,關係其次

不太強調個人的隱私

個人隱私權極為重要

由非正式的社會控制主導

由正式的社會控制主導

對越軌行為較無法容忍

較能容忍越軌行為

比較強調先賦地位

比較強調自致地位

社會變遷較不顯著

社會變遷非常顯著,甚至在一個世代當中就有很大的改變

 

 

社會型態

出現時期

特徵

狩獵採集社會

人類出現

四處遷徙:依賴能夠採集到的食物與物品

初期農耕社會

10,000-12,000年前

較少遷徙:發展出農業與有限的技術

農耕社會

5,000年前

聚落規模較大,較穩定;技術較進步,農業產值增加;勞動分工較細密

工業化社會

1.760-1,850年

依賴機械化生產與新能源;集中化的工作場所;經濟互相依賴;正規教育

後工業化社會

20世紀60年代

依賴服務業,尤其是對資訊的處理與掌空;中產階級的擴張

後現代社會

20世紀70年代後期

高科技,大量消費商品與資訊;跨文化的融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jercici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